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包括:止水钢板、支撑网架和对接板,止水钢板预埋于洞口混凝土四周,止水钢板伸出洞口混凝土,支撑网架搭设于止水钢板之上,支撑网架可供管道通过,对接板设置于支撑网架底部,对接板卡接在管道外侧,支撑网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架立杆,若干的架立杆通过若干支撑杆进行连接,架立杆长度方向具有若干内孔,架立杆两端具有夹头,支撑杆一端具有夹头,内孔供支撑杆穿过,夹头卡接在止水钢板外侧,支撑杆端部位于止水钢板上部,架立杆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挂钩,对接板与挂钩位置对应处具有插口,插口与挂钩连接或分离,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洞口封堵需要进行植筋及尺寸较大洞口不易封堵的技术问题。
公开号:CN214330014U
申请号:CN202022208038.1U
申请日:2020-09-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林永怀;丁彧;陈宁;徐昊
申请人: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IPC主号:E04G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
[n0002]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因留设临时管道或进行水电消防施工而留有大量楼板管道洞口需要封堵,传统利用铁丝吊住胶合板的吊模装置进行封堵,非常费工费时,且因加固方式,不能适用于稍大的洞口。同时,施工中经常需要后期进行植筋来连接原楼板内板筋,或也存在未进行钢筋连接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成型质量及整体性。而对于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管道洞口,施工后的防水效果差。一套系统不能同时适用于管道洞口封堵和一般洞口封堵,具有局限性。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洞口封堵需要进行植筋及尺寸较大洞口不易封堵的技术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n0005] 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包括:止水钢板、支撑网架和对接板,所述止水钢板预埋于洞口混凝土四周,所述止水钢板伸出洞口混凝土,所述支撑网架搭设于止水钢板之上,所述支撑网架可供管道通过,所述对接板设置于支撑网架底部,所述对接板卡接在管道外侧,所述支撑网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架立杆,若干所述的架立杆通过若干支撑杆进行连接,所述架立杆长度方向具有若干内孔,所述架立杆两端具有夹头,所述支撑杆一端具有夹头,所述内孔供支撑杆穿过,所述夹头卡接在止水钢板外侧,所述支撑杆端部位于止水钢板上部,所述架立杆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挂钩,所述对接板与挂钩位置对应处具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挂钩连接或分离。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对接板包括: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呈相互配合的L状板材,所述第二对接板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板具有凸榫,所述凹槽与凸榫配合。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之间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呈双曲线状结构,所述过渡板与第二对接板之间形成供管道穿过的孔洞。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的连接处通过外凸插销和插槽的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过渡板和第二对接板与管道接触处设置有防水橡圈。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插口具有L状空腔,所述L状空腔供挂钩伸入并将对接板钩住。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所述L状空腔顶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弹性软板,所述第一弹性软板端部铰接有第二弹性软板,所述第一弹性软板靠近第二弹性软板一侧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L状空腔底面接触。
[n0012]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通过架立杆和支撑杆的组合,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洞口,并且无需进行植筋,同时通过设置对接板的设置,可以适应各种工况,如有管道或无管道的情况,并且预埋止水钢板极大的增大了洞口的防水渗透能力,其整体性好,稳固可靠,可直接浇筑混凝土,也提高了洞口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
[n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n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n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n0016] 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n0017] 图4是图2中的BB截面图;
[n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架立杆示意图;
[n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接板示意图;
[n0020]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口局部放大图;
[n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挂钩与插口装配示意图;
[n0022]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接板无过渡板时的示意图;
[n002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示意图;
[n0024]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接板有管道时状态图。
[n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6] 如图1-11所示,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包括:止水钢板7、支撑网架和对接板,所述止水钢板7预埋于洞口混凝土13四周,所述止水钢板7伸出洞口混凝土13,所述支撑网架搭设于止水钢板7之上,所述支撑网架可供管道12通过,所述对接板设置于支撑网架底部,所述对接板卡接在管道12外侧,所述支撑网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架立杆2,若干所述的架立杆2通过若干支撑杆3进行连接,所述架立杆2长度方向具有若干内孔4,所述架立杆2两端具有夹头5,所述支撑杆3一端具有夹头,所述内孔4供支撑杆3穿过,所述夹头5卡接在止水钢板7外侧,所述支撑杆3端部位于止水钢板7上部,所述架立杆2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挂钩6,所述对接板与挂钩6位置对应处具有插口11,所述插口11与挂钩6连接或分离。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板包括:第一对接板7和第二对接板9,所述第一对接板7和第二对接板9呈相互配合的L状板材,所述第二对接板9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板7具有凸榫,所述凹槽与凸榫配合。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板7和第二对接板9之间设置有过渡板8,所述过渡板8呈双曲线状结构,所述过渡板8与第二对接板9之间形成供管道12穿过的孔洞。
[n0029]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板7与第二对接板9的连接处通过外凸插销和插槽10的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n0030]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8和第二对接板9与管道12接触处设置有防水橡圈。
[n0031]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插口11具有L状空腔17,所述L状空腔17供挂钩6伸入并将对接板钩住。
[n0032]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L状空腔17顶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弹性软板15,所述第一弹性软板15端部铰接有第二弹性软板16,所述第一弹性软板15靠近第二弹性软板16一侧底部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与L状空腔17底面接触。
[n0033] 工作流程:在洞口预留施工时,先在洞口混凝土13的边缘中埋设止水钢板1,待洞口的管道12安装好后,将架立杆2依据间距平行布置于洞口中,架立杆2两端有夹头5,中间有多个内孔4和竖直向下的挂钩6,通过架立杆2两端的夹头5夹住外露的止水钢板 1进行固定;后将支撑杆3的平直尾端依次垂直穿过架立杆2的内孔4后,架立在外露的止水钢板1上,另一端的夹头5同样夹住外露的止水钢板1进行固定,形成支撑网架;再根据管道12大小选择成型尺寸的对接板,第一对接钢板7和第二对接钢板9的对接前端为半圆弧,将第一对接钢板7的外突插销接入第二对接钢板9的插槽10内,插入至半圆相互对接包住管道12,后调整好角度和位置,将对接板向上接入,确保各个架立杆2的挂钩6与对接板上的插口11对接扣紧,此时为装置的第一状态。对于卫生间管道和水电消防管道等含管道的洞口封堵,可以在管道12与对接板接口处增加橡胶圈,提高防水性能,架立杆2和支撑杆3形成的支撑网架结构通过连接止水钢板1与原结构形成整体,不需要进行植筋和后期钢筋绑扎连接,可直接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并达到强度后,即可从洞口下方反向脱离对接板,回收材料,然后敲除外露的挂钩6,进行防锈处理即可。而对于如混凝土泵管、临时消防管道等后期需拆除的管道洞口,可在拆除管道12后,将第一对接钢板7继续向第二对接钢板9内插入至两个前端半圆板完成重叠,形成整体矩形对接板,此时为第二状态,洞口也为完全封闭状态。可同时作为管道洞口和一般洞口的封模装置。
[n0034] 所示为挂钩6与对接钢板上的插口11的连接过程,当对接板向上对接挂钩6时,第一弹性软板15受压弹性变形,向下打开L状空腔17,挂钩6碰触第二弹性软板16,并因其弹性变形,顺滑进L状空腔17内固定,而第一弹性软板15受弹簧14作用,恢复原状,封住开口,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土渣流入;当浇筑完成,需拆除钢板时,斜向下推出对接板,挂钩6压住第二弹性软板16并沿着上部滑出。
[n0035] 该结构安全可靠,强度高,可适用于管道洞口和无管道的矩形洞口,支撑网架通过连接止水钢板1与原结构形成整体,不需要进行植筋和后期钢筋绑扎连接,可直接浇筑混凝土,整体性好,防水性能高,施工简便。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n0038]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钢板、支撑网架和对接板,所述止水钢板预埋于洞口混凝土四周,所述止水钢板伸出洞口混凝土,所述支撑网架搭设于止水钢板之上,所述支撑网架可供管道通过,所述对接板设置于支撑网架底部,所述对接板卡接在管道外侧,所述支撑网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架立杆,若干所述的架立杆通过若干支撑杆进行连接,所述架立杆长度方向具有若干内孔,所述架立杆两端具有夹头,所述支撑杆一端具有夹头,所述内孔供支撑杆穿过,所述夹头卡接在止水钢板外侧,所述支撑杆端部位于止水钢板上部,所述架立杆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挂钩,所述对接板与挂钩位置对应处具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挂钩连接或分离。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包括: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所述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呈相互配合的L状板材,所述第二对接板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板具有凸榫,所述凹槽与凸榫配合。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之间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呈双曲线状结构,所述过渡板与第二对接板之间形成供管道穿过的孔洞。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的连接处通过外凸插销和插槽的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和第二对接板与管道接触处设置有防水橡圈。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具有L状空腔,所述L状空腔供挂钩伸入并将对接板钩住。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状空腔顶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弹性软板,所述第一弹性软板端部铰接有第二弹性软板,所述第一弹性软板靠近第二弹性软板一侧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L状空腔底面接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9736353A|2019-05-10|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CN109322505A|2019-02-12|一种屋面预留洞口混凝土封堵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4330014U|2021-10-01|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
CN207003993U|2018-02-13|外脚手架连墙杆
CN208934007U|2019-06-04|一种综合管廊的连接结构
CN208323726U|2019-01-04|方涵成型模具
CN207525779U|2018-06-22|一种循环使用的组装式综合管廊基坑支护与结构外模组合结构
CN110700319A|2020-01-17|一种综合管廊用单侧支模工装
CN210658211U|2020-06-02|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疏水装置
CN205857158U|2017-01-04|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板桩
CN205875202U|2017-01-11|高含水量超软土箱型多室现浇框架隧道支模体系
CN206110115U|2017-04-19|结构改良的桩套箍
CN105952151B|2018-01-05|一种预留孔洞吊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56626U|2017-06-16|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管
CN214364889U|2021-10-08|一种预埋螺杆外墙连墙件
CN214195508U|2021-09-14|用于脚手架的连接装置
CN203755329U|2014-08-06|带稳定组件的砖胎膜
CN211038665U|2020-07-17|隧道二衬整治施工用套衬钢筋结构
CN209129413U|2019-07-19|一种屋面预留洞口混凝土封堵装置
CN208734087U|2019-04-12|管道预留洞口封堵托板
CN214301865U|2021-09-28|一种后浇带快速施工支护构造
CN208309615U|2019-01-01|一种基坑的坑顶排水沟
CN211183333U|2020-08-04|一种预制装配式电缆沟
CN209959259U|2020-01-17|一种用于隧道台车衬砌施工用止水带定位加紧堵头板装置
CN213476966U|2021-06-18|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浇带模板体系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208038.1U|CN214330014U|2020-09-30|2020-09-30|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CN202022208038.1U| CN214330014U|2020-09-30|2020-09-30|一种楼板管道洞口封堵结构|
[返回顶部]